前些年再B站上很火的“镇站之宝”——“云南山歌”,以低俗的擦边球和强烈的70、80年代感,着实吸引了很多猎奇年轻人的关注。但大家心知肚明,这种对“老司机带带我”的关注是带着调侃和恶搞意味的。名为关注,实则上充斥着对恶趣味的嘲笑与不屑。

经历过同样过程的是东北二人转,充斥在民间的大量二人转表演以黄段子、杂耍表演见长,街边的光盘也与小姨子小嫂子脱不开干系。这种东西可能还不如“山歌”有意思,相比较起来似乎还缺了些“可爱”的成分。反正我现场看过一次后,就再也不想再有第二次。

虽然我没有研究过民族音乐,但是用指甲盖想一想也知道。中国的民间音乐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可在我有限的经历中,“正经”的京剧、梆子、豫剧、秦腔观赏过以后,至少对于那些与我类似的人来说,再一次自费踏进剧场,认认真真回味哪怕一次的,恐怕也不多。我不否认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可那又怎样?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认为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年轻一代的兴趣点是不太可能有真正的交集的。

直到最近我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了一个叫张尕怂的年轻艺人,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掀起了西北民歌的热潮。其实,以秦腔为代表的民歌文华区域里,一直是文化输出地。以西安为例,曾诞生了多位现象级的摇滚歌手。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民歌,几乎很少出现过如此现象级的歌手来。

张尕怂从念大学期间就开始遍走西北五省采风,拜访了100多位民间艺人,创作了大量新颖而又有强烈西北特点的歌曲。那些作品真的是完整的“歌曲”,几乎已经脱离了遗留下来的“山歌”和“小调”的印象。他甚至还创作了带有日语和英文的西北民歌,有趣的尝试,虏获了大量的赞誉。

其实二人转精品的曲目也是非常多的,赵本山先生这些曲目的发展和创新功不可没。有类似贡献的还有郭德纲老师等等。 但有趣的是,他们身上最具商业价值的并不是这些,传统戏曲几乎只是他们入行的敲门砖,但是,在高知名度和高市场化的成功背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无处不在的。

其实,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让人认同的“文化人”?这个问题很难定论,文化是多元的,而且是有受众的,没有普世的文化人。但如果做文化的人是因循守旧的,觉得只要好好地保护好旧黄历就行了的那些人,只能叫做文化的守墓人。

守墓人是艰苦的,令人敬佩的,甚至是伟大的。但是守墓终归是一出悲剧,是一种没有结果的悲壮。仅悲壮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