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作工作逐渐多了起来,打字速度就显得更加重要。虽然,当前的拼音输入法已经到了非常智能化的阶段,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高速输入,但这个前提是“大多数”场景下。

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还要从阅读吴军老师的《数学之美》说起。吴军老师在书中简明而清晰的介绍了包括输入法、地图导航在内的概率模型应用问题。从样本获取、数学建模,到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我从中认识到,打字的准确性其实就是一个概率问题,而较高的概率是由较好的样本和科学的计算提供的。理解了这个问题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打字聊天的时候手速飞快,而写正式的公文或专业文章的时候,打字速度却慢了下来。

当然,一定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写上述两种文章的时候,思维的速度也会明显减慢,因而拖累了打字速度。这种想法是没错,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还遇到过要誊写公文的时候(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但毕竟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字速度的干扰因素就比较少了。我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我很熟悉的内容,输入速度也会明显降低,甚至准确率都大打折扣。原因很容易找到,那就是输入法的词库或者说样本,已经不能很好的覆盖你的工作内容了。至少目前为止,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

于是,更多的选择就摆在了面前。五笔?还是双拼?——我还是推荐“双拼”输入。原因一,拼音输入法已经有了质的进步,而且作为大多数人都在用的输入法,未来的发展也值得期待。原因二,五笔的学习成本“略高”。之所以说略高,是因为双拼也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但我觉得从上手难度方面来看,双拼还是简单得多。因为,它与拼音输入法类似,都比较符合人们的输入习惯,

目前,网络上能搜索到很多种双拼输入法,其中大多数是包含在拼音输入法中的。我在选用并学习之前,详细研究了各个输入法的键位图,发现有一款叫做“小鹤”的输入法,键位是被编为顺口溜来帮助记忆的。这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令我喜出望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熟悉和练习,我已经能用双拼比较熟练的输入了。个人感觉,除了因击键次数减少而直接提升了输入速度之外,节奏感的改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次击键出一个字)。

那么,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么?这里不谈因使用者个体差异,只谈共性。我发现输入法在击键或处理双拼词频的时候(我也分不清实在哪个过程),会有明显卡顿,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输入法都有这个问题。我用的是手心输入法(小鹤模式),由于精力原因,没有做更多测试。

总之,我还是推荐大家使用双拼输入法,来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