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几乎是今年圣诞节前最火的电影了,我也兴致勃勃的去影院观看了这部“神作”,有些感受可以一叙。

上次下决心进电影院是看卡梅隆导演的《地心引力》,再上次就是《盗梦空间》了,科幻电影对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电脑上能够储存超过一年的影片,除了每年的奥斯卡大热门之外,就只有科幻了。当然,《超人》《变形金刚》和《蜘蛛侠》《蝙蝠侠》之类的就算了,同样的美国英雄主义却就显得十分小儿科。

影片的地球环境设置为后科技时代的荒漠中,濒临崩溃的边缘,人类的思想已经退化,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饱受诟病。人们更加看重食物和自保,而不再勇敢探索。这剧情冲突与后面酷炫的太空之旅对比强烈,观影感受相当刺激。科技、亲情、爱情、人类的自我救赎、NASA的秘密重建、幽默的机器人,等等这些元素,让整部电影充满了人情味,让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宇宙中熠熠闪光。结尾剧情中女儿的书房、爸爸的手表更是让人叫绝。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这个结尾有点生硬,但是我认为这简直是这部电影的制高点。爸爸在多维空间中沿固化的时间线与女儿沟通,以及对未来人类自我救赎的设定,让人回味无穷。

星际穿越的“硬”度同样让人叹服,看过制作特辑宣传片的人一定和我有同感。制作者们依照目前的宇宙理论体系,尽量严谨的计算出了宇宙的样子。这一点在虫洞的球形外观、黑洞的带“裙”形状等方面都表现得很好。相对论中对于时间的论述也叙述得非常完美。对于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解释的东西,恰好成了导演和编剧们可以充分发挥的部分。黑洞内部的存在形式、未来人类的设定、五维空间的想法等无一不惊艳出场。这么多年看好莱坞的科幻制作,我认为影片其实只要做到一点就基本合格了,那就是不把观众当文盲。观众可以不理解,但并不代表电影制作人可以不深究。

不论对于这部电影的争论有多么激烈,只要是围绕着宇宙、科学、生命、亲情这些人类永恒的主题,都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向。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称这部电影是“神作”也就无可厚非。大包大揽的制作方式,至少让观众大呼过瘾。

另外,关于影片中的智能机器人被设计为可爱的长方体的细节,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导演诺兰在向库布里克致敬,在《2001太空漫游》中哲学般存在的黑色立方体,这么多年以来在我脑中依然挥之不去,成为了我对科幻电影里程碑似的认识。

最后,还是推荐大家看一下关于电影制作过程的纪录片和为此片专门写作的《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短片大概长半个小时,详细讲述了导演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出黑洞和虫洞的视觉形象,顿时对制作人员的认真严谨和科学情怀无比敬意。至于那本书,目前只有英文原版,有点贵。而且,可能读不懂。以后有机会再尝试吧。